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何為疫苗?
疫苗是一種預防接種。它們是由微生物(例如病毒、細菌、真菌)制成的,這些微生物被減弱或死亡,或是它們的蛋白質或其他重要成分被提取出來。這些疫苗可以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從而使身體對這些疾病的攻擊有充分準備。
但是,并非所有疫苗都是一樣的。廣義上,疫苗可以分為一類、二類或三類的,這些分類主要由疫苗的制造工藝、疫苗內部所含有的成分以及接種對象的狀態等因素所決定。
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區別在何處?
一類疫苗是通過化學處理使微生物產生不完整、死亡或失去病原性而制成的疫苗。例如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等。
二類疫苗則是以某些毒素或抗原為基礎,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發酵技術、病毒載體技術等制成的疫苗。例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疫苗等等。
在一類疫苗中,制造過程中所用的活病毒在制備過程中被“殺死”或者失去了能力,因而得名“滅活疫苗”;而二類疫苗通常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制備,由于它們不包括完整的微生物,因此不會對接種者產生病原性,因此也稱為“亞單位疫苗”。
一類疫苗與二類疫苗:哪一個更好?
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各有優劣。一類疫苗由于是直接使用整個或部分的滅活微生物,因此其保護力強、持續時間長,可比二類疫苗帶來更加全面的保護。而二類疫苗因為其僅僅包含了部分病原體成分,因此也更加安全。此外,二類疫苗在制備過程中可以直接選擇適宜的抗原制劑,使得這類疫苗在抗原性上通常具有較高的效率。
總體而言,在接受疫苗接種之前,我們需要先對不同種類的疫苗較為了解,以便了解每一種疫苗的長處和不足之處。同時,在疫苗接種時,應根據不同的疾病類型以及接種對象的特殊狀態選擇最適當的疫苗,從而最大化的保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