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產期到了可是寶寶遲遲不發動,等的孕媽是各種心急。上網、查資料真是糾結:是接著等呢,還是去醫院選擇剖腹產?不建議孕媽這樣做,而是把原因原理講清楚,搞明白了不用別人說,咱自會“看著辦”。
首先媽媽要知道你的預產期是怎么算出來的?
預產期是40周,這點毋庸置疑。但是不管是APP還是網上各種各樣的預產期計算器,它算出來的數據都是基于兩個前提條件:1.孕媽你的月經周期每月都是妥妥的28天;2孕媽你一定是在月經來潮后14天進行排卵。
這怎么可能?
所以,只有大約5%的胎兒會在預產期出生,大多數媽媽會在預產期之前或之后2周分娩。而第一次懷孕的媽媽通常會更長一些,因為身體以前從未進行過分娩。
真正的“超期”寶寶指的是那些42周還未出生的寶寶,這個比例的寶寶只有不到4%。
預產期到了還未發動,孕媽過于擔心,反而不利于寶寶健康
Tina知道又說了一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話,只不過Tina想提醒孕媽:無論如何擔心都不能解決問題,也不能促使分娩發生。而且人在壓力狀態下,交感神經系統會異常興奮,人體自然而然產生的應激反應也不利于寶寶。(具體參看文章“孕媽你的壓力,胎寶寶能感受到嗎?”)
超過42周,孕媽是真的要擔心了?
寶寶在子宮里待的時間越長(也就是說超過了42周),的確出現某些問題的風險較高,比如:
1、寶寶生長速度超過胎盤,導致寶寶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處于既缺氧又缺血的環境會給寶寶帶來很多威脅。但是這種情況只占10%。
2、最常見的是:超期寶寶出生時太大,導致分娩變得困難。
3、羊水量的降低:分娩并發癥風險增加。因為羊水有助于在分娩時保護臍帶,羊水過少可能會出現臍帶被擠壓,因此自然分娩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出現心率減緩的問題。
4、超期的寶寶更有可能吸入胎便,這會卡在寶寶的呼吸道里,從而導致產后暫時的呼吸問題。
5、超期的寶寶血糖不穩定的可能性更高。
超過預產期40周,孕媽還是要保持好的心態,注意休息,不要過于關注這個問題。等到41周的時候如果還沒有發動,需要向醫生說明情況,在孕41-42周,醫生會對孕媽進行額外監控,以確保寶寶平安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