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與自然受孕出生的嬰兒有何不同一直都是大家討論的焦點,不少人認為試管嬰兒在出生之后在智力、身體方面都會和自然懷孕嬰兒有較大區別,但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心理層面、生活質量等多元維度評估方法,訪談了在1982年至1992年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人群。研究發現,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孩子,可能在成年后的生活質量上有一些優勢,更易獲得幸福。
試管嬰兒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1978年7月25日誕生于英國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輸卵管疾病、 免疫性不孕癥等現在,有許多研究評估了通過輔助生育技術(ART)與自然受孕兒童在身體健康、發育以及心里健康的對比情況。但目前為止,對于通過ART出生的兒童成年后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知之甚少。近日,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新研究顯示,通過ART受孕的兒童可能會在成年后生活質量上有一些優勢。該研究結果發表在《人類生育能力》雜志上。
這項研究調查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193名通過ART技術出生的年輕人,這些參與者分別在18-28歲(T1)和22-35歲(T2)時間段完成問卷,結果顯示,通過ART出生的成年人在T2階段時社會關系和生活環境方面得分較高,并且在T1階段壓力較小、與父母的關系更好、有更好的財務狀況、身體更健康。
幸福的真實原因
網友們得知后,紛紛表示能去這么做的,又愛孩子又有錢,能不幸福嗎?除了經濟上的原因,去做試管的都是充分做好了做父母心理準備的人。調查對象是成年后,起碼18年前。不要用現在做試管嬰兒的和18年前比,18年前做試管能窮嗎?
現在看身體情況試管,試管分一代,二代,三代,價格也是有區分的,不出意外10w費用內,這是平民價,有錢人走vip的就不知道了。既然做,就說明孩子得來不易,所以更加愛護,那幸福指數當然更高。
幸福與出生無關
嬰兒的出生方法和幸福指數不掛鉤。以前的人們包括現在的大部分人,能自然懷孕肯定不會去做試管,不僅是因為生育能力,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試管要多花很多錢,一般的家庭沒法承受這額外的支出,而且有些試管的孩子是因為生育能力問題導致的。
那么這孩子出生以后自然是更珍惜與溺愛,至此應該就差不多明白了,嬰兒的出生方法跟幸福指數壓根沒有直接的關系,影響孩子幸福指數的永遠是生長環境與家庭。
家庭環境
試管嬰兒與幸福生活并不是因果關系,這個研究設計本身就有偏差,輔助生殖的夫妻,一心想要孩子,家庭條件通常不會太差,所以孩子出生后受到的保護教育普遍好些。做試管嬰兒的人大概率強烈希望有小孩且家庭不窮,這種環境下自然會幸福啊。
網友看法
很多人表示:這也叫研究?也有人建議不妨再調查一下,還會有重大發現:家產百萬甚至上億資產以上家庭出生的嬰兒成年后更更更容易幸福,網友所言沒毛病,直接擊到了他們原本想推熱搜的初衷。
一個人幸福的來源是什么?是家庭和諧,父母恩愛,經濟富足,有優質的老師,還有一群打打鬧鬧的小伙伴,這些才是構成一個人幸福的因素。
兩者之間的區別
試管嬰兒的精子和卵子的來源是源自于自己的父母,只不過是受精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所謂的試管嬰兒是一種體外受精的方式,也就是說將精子與卵子排出到體外進行人工授精,在培植出胚胎之后再植入到女性的身體當中,完成10月懷胎的過程,所以說他們其實在外觀和健康方面并沒有本質的區別!
這個研究核心不是生物學的范疇,而是社會學。做試管嬰兒目前的成本并不便宜,簡單言之,那些能通過試管嬰兒生出來的孩子,家境都還不錯。一個不錯的家庭,孩子的生活質量和世界上所有孩子相比,肯定是有優勢的,自然相對應的,孩子生活幸福的可能性就更大。
試管嬰兒常見疑問釋疑
很多不孕不育家庭對試管嬰兒技術不是特別了解,因此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試管最難的一關是哪、試管嬰兒和正常嬰兒的區別、試管嬰兒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強、試管一代、二代、三代技術如何選擇等,基于此這里將試管嬰兒相關問題進行了匯總,希望可以幫助到將要試管助孕的家庭。
- 1.15個試管嬰兒入門問題
- 2.試管最難的一關是哪
- 3.試管嬰兒和正常嬰兒的區別
- 4.試管嬰兒背后的市場
- 5.試管嬰兒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強
- 6.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的區別
- 7.細數第三代試管的利與弊
- 8.試管嬰兒相關問題解答
- 9.試管拮抗劑方案的利弊
- 10.研究稱試管嬰兒成年后更幸福
- 11.試管一代、二代、三代技術如何選擇
- 12.13個常識讓你真正了解試管
試管嬰兒雖然是體外受精,但最終也是在母體子宮里孕育,十月懷胎出生的,所以無論是身體素質還是智力水平,試管嬰兒生出的孩子和自然受孕生出的孩子并沒有本質差別,因此大家不要對試管嬰兒技術產生誤解,應該理性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