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概述
宮頸糜爛是指子宮頸上皮細胞向宮頸外生長,或外陰上皮細胞向內侵入子宮頸表面,覆蓋宮頸黏膜的一種病變,多見于青春期女性,也可見于生育期和更年期女性。宮頸糜爛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常見于20-30歲女性,由于病因復雜,容易反復發作,因此需要及時治療。
癥狀表現
1.白帶異常
糜爛會引起宮頸分泌物增多、色澤不正常,如顏色發黃、灰白等,呈異味或有腥臭味。有的女性尤其是生育后的女性可出現帶血性分泌物。
2.疼痛
糜爛的女性有時會出現性交疼痛或不適,也可出現下腹部、腰骶部、會陰部不適或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3.尿頻、尿急、尿痛
由于糜爛引起了局部炎癥反應,刺激和壓迫了膀胱,導致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癥狀。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使用抗菌藥物、消炎藥、泡騰片等藥物治療,以及局部涂抹消炎藥膏等藥物,可以緩解癥狀,減輕宮頸糜爛的炎癥反應。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包括激光治療、高頻電凝治療、微創手術等方法,可直接作用于宮頸糜爛的部位,并局限于患處,達到徹底、有效的治療效果。
3.保持個人衛生
女性應保持外部生殖器的清潔衛生,穿棉質內褲、避免過度清潔,切勿使用過度濃郁的清潔液等,有助于預防宮頸糜爛的發生。
4.注意飲食營養
女性應注意飲食的調理,保證飲食健康、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優質蛋白質等,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