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是寶媽感受到腹中寶寶存在的一種方式,而且隨著寶寶的逐漸長大,孕媽感受胎動的次數也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到了懷孕后期,孕婦偶爾會遇到胎動減少的情況,但是又不知道這種情況算不算胎動減少,其實判斷胎動減少的方法非常簡單,不僅可以從醫學定義分析,還可以從臨床規律進行診斷。
胎動減少的定義
胎動是指胎兒在子宮腔里的活動沖擊到子宮壁的動作,胎動的次數是臨床產前胎兒監護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為胎動的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表示胎兒的安危。
胎動次數明顯減少直至停止,是胎兒在宮內重度窒息的信號,所以孕婦需要經常檢測胎兒的胎動次數,一般情況下每小時胎動小于3次就算胎動減少,不過由于胎兒存在一定的睡覺休息的情況,所以通常用12小時的次數來判斷胎動是否減少,以下就是關于胎動減少的定義:
- 1、懷孕29周~38周為胎動最頻繁時期,接近足月略為減少,一般情況下從28周開始胎動應該每小時3-5次,小于3次就屬于胎動減少;
- 2、孕婦可以每天早、中、晚固定時間各數1小時,每小時大于3次,反映胎兒情況良好,小于三次為胎動減少,不過這種定義方法存在這一定誤差;
- 3、為了減少判讀的失誤,孕婦也可以將早、中、晚三次胎動次數的和乘4,即為12小時的胎動次數,12小時胎動低于20次,就屬于胎動減少,如果少于10次說明胎兒有危險,胎兒在子宮內可能發生缺氧現象。
以上就是胎動減少的定義,孕婦可以通過以上方法判斷自己是否出現胎動減少的情況,如果發現胎動異常,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查胎動檢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做胎心監護或者b超檢查,避免發生胎兒宮內缺氧。
胎動減少的診斷
胎動是判斷胎兒在子宮內是否情況良好的表現,所以診斷胎兒胎動減少的方法非常重要,一般情況下若12小時內沒有感到胎動,或1天內胎動少于4次,或與前一天相比減少一半以上,就可以診斷為胎動減少。
胎動減少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判斷方法也十分重要,其實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即證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以下就是胎動減少具體的診斷方法:
- 1、一般情況下,正常妊娠18--20周,大多數孕婦可以感覺到胎動,開始較輕微,次數也較少,每小時3--5次,隨著妊娠的周數越多,胎動越活躍,但妊娠的末期胎動減少;
- 2、一般孕28--32周后胎動達到高峰,36周后胎動幅度、次數也有所減少,一般情況下在28--32周左右,胎動的次數大約在每12小時高于20次才算正常,低于20次則表示胎動減少;
- 3、胎動在上午8--12點比較均勻,12時以后胎動減少,到下午2--3時最少,然后逐漸增多,晚上8--11時又增至最高,正常情況下孕婦每小時的胎動在3次左右,高峰期胎動可以達到5次左右,如果低于這個數,則表明胎動減少。
綜上所述,在孕28--32周胎動總數>20次/12小時為正常,如果小于10次或比前一天增多、減少50%者為異常,提示胎動減少,胎動減少的原因有很多,需立即到醫院進行針對性治療,但各位寶媽要注意的是,如果胎動很規律,有節奏,偶爾出現胎動減少情況,也屬于正常現象,寶媽不用過度擔心,如果經常出現胎動減少的情況,則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