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市場的不斷發展,目前生活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飲料,益生菌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產品,有保健食品,也有膳食補充劑,而且最近市面上又出現了益生菌固體飲料,面對如此多的益生菌產品,可能很多家長都擔心會進入到益生菌固體飲料騙局里面,所以本文整理了益生菌固體飲料的騙局介紹,感興趣的寶媽可以簡單了解一下。
益生菌固體飲料騙局揭秘
可能很多人都看到過一些益生菌固體飲料的廣告,這些產品在市面上的價格也并不昂貴,但卻宣稱具有調節腸胃、改善免疫等功效,很多寶媽信以為真,其實這都是益生菌固體飲料騙局。
市面上所銷售的益生菌固體飲料的價格只需要幾塊錢,讓很多寶媽心動不已,其實寶媽早已陷入益生菌固體飲料騙局,為了防止寶媽上當受騙,以下就是益生菌固體飲料騙局揭秘:
1、喝益生菌固體飲料可以補充益生菌
市場上的“益生菌”產品有些為固體飲料,宣稱調節腸胃、改善免疫等功效,其實生產固體飲料的門檻相對較低,技術含量及研發生產成本也低,所以益生菌固體飲料中存在的益生菌就非常少,帶給人們補充益生菌的數量非常有限,并不能起到補充益生菌的作用。
2、益生菌固體飲料優于粉狀益生菌
益生菌產品的性狀主要有液態和粉狀之分,有人認為益生菌作為一種微生物,在液態下的生物活性肯定比在粉狀下的更穩定,因而益生菌固體飲料產品優于粉狀益生菌的說法一度甚囂塵上,但中國衛生部明確指出,不提倡以液態形式生產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活菌產品,因為益生菌是一種“嬌貴”的微生物,很難在液態下存活下來,益生菌活性不夠,效果自然大大降低,所以益生菌固體飲料優于粉狀益生菌明顯是騙局。
3、益生菌固體飲料包裝重量越大越好
益生菌是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一個乳酸菌的大小僅僅是微米級,100億CFU的益生菌加起來的真實重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市面上有100g、150g、200g等不同包裝規格的益生菌產品,越重的不一定是益生菌越多,而可能是產品中的其它輔料越多,所以益生菌固體飲料并非包裝重量越大越好。
以上就是益生菌固體飲料的騙局介紹,總的來說,益生菌固體飲料能夠發揮的作用非常非常低,但是相當于喝白開水來說還是更具有營養價值,一般建議大家選擇大品牌的益生菌固體飲料,如果想要給自己或者孩子的腸道帶來更好的呵護,一般建議選擇有藍帽子的益生菌保健品效果會更好。
長期喝益生菌固體飲料能不能治病
相信很多寶媽都知道益生菌可以調節寶寶腸胃,改善寶寶的免疫系統,但是最近市場上又出現了益生菌固體飲料,這種益生菌固體飲料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宣傳寶寶長期喝還能包治百病,這就會讓很多寶媽質疑他的真實性。
其實長期喝益生菌固體飲料并不能治病,在某些條件下,特定的益生菌對機體有特定的健康作用,但是絕不可能對人體所有健康問題都有調節或治療作用,凡是標榜一個益生菌產品可以包治百病的都是謠言,以下是具體的原因:
- 1、益生菌固體飲料就是一種在飲料中添加了益生菌的產品,其中的益生菌活量和益生菌的類型,會受到了比較大的限制,能夠進入到腸道的活的益生菌比較少,所以可以給腸道系統所帶來的調整作用微乎其微;
- 2、益生菌的3個核心特征就是要有足夠的量、要有活菌的狀態以及有益健康的功能,而益生菌固體飲料屬于一種食品,屬于一種國家認可的產品,但是具體可以給腸道所帶來的益生菌補充效果就不能夠確定了;
- 3、益生菌固體飲料從被生產出來到被消費者購買,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已有大量菌群死亡,其中所含有的益生菌就會變的稀少,可以給人們帶來的補充益生菌作用非常的有限;
- 4、益生菌對健康的作用具有個體差異性,不存在一種“萬能”的益生菌菌株適用于每個人和所有健康狀況的改善,同樣配方的益生菌難以滿足不同癥狀的需求;
- 5、益生菌菌株能否在人體腸道中定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腸道中固有菌群的組成和結構,而不是長期和益生菌就可以的。
綜上所述長期喝益生菌固體飲料能不能治病,益生菌每一個菌株的作用各有不同,因此,消費者應盡量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理性選擇益生菌產品,不要盲目購買。
嬰幼兒用品相關疑問釋疑
雖說國家衛生組織對嬰幼兒用品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但市面上的嬰幼兒用品眾多,不乏有不合格的偽劣品,并且即使是正品,一些寶媽因為錯誤的給寶寶使用,也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因為寶媽們不僅要會選嬰幼兒用品,而且還得會用。這里整理了關于嬰幼兒用品的熱門疑問釋疑:
- 健兒清解液為什么下架
- 益生菌固體飲料騙局
- hegen奶瓶真假對比
- 兒童十大垃圾食品
- A類的嬰兒衣服含有熒光劑
- 微信上怎么申請辦準生證
- 出生證明不寫父親后果
- 奶瓶消毒烘干機危害
- 后悔給孩子辦身份證
- 寶寶金水為什么停產
- 崔玉濤不建議寶寶穿機能鞋
- 為什么母嬰店里沒有米菲
- 嬰芽紙尿褲怎么樣
- 高鐵米粉排行榜10強
- 精典泰迪紙尿褲怎么樣
- 含有甲醛紙尿褲名單
- 英氏米粉和嘉寶米粉哪個好
- 奶嘴型號對應月齡
對于嬰幼兒用品,要防范假洋品牌、假洋貨的欺騙性,明確哪些不能買,無論是食品,還是用品,通常純外文包裝、沒證書號、可信度低的嬰幼兒用品均不要盲目給寶寶使用,最好在有經驗的過來人的指導下為嬰幼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