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是越多的姐妹加入到二胎的生育大軍,已經擁有一個的你動心了呢,二胎可能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而在孕期的時候,很多孕媽都比較容易缺鈣,那么缺鈣的孕媽就需要補鈣了,那么孕媽補鈣有哪些誤區呢?
為什么孕產媽容易缺鈣呢
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鈣全部來自母體。當鈣不足時,則分解自身骨鈣以維持血鈣平衡和胎兒發育。長此以往,媽咪自身的鈣缺口巨大,從而增加骨質疏松風險,更導致寶寶出現佝僂病、出牙遲、喘鳴、夜驚夜啼等癥狀。一人儲鈣,兩人受益,孕產期補鈣不容忽視。
孕期補鈣有哪些誤區呢
1、孕期如果沒有缺鈣癥狀,不需要補鈣
真相:當感覺口渴時,你的身體已經嚴重缺水了。就如同當你癥狀明顯時,你的身體已經嚴重缺鈣了。孕婦缺鈣不僅會影響自身健康,還會影響胎兒骨骼、牙齒及大腦發育,造成寶寶身材矮小、骨骼異常、出牙遲、佝僂病等,甚至影響孩子將來的智力。產科醫生通常建議準媽媽從孕中期開始補鈣;而對于長期鈣攝入偏低的女性,如不愛喝牛奶或素食減肥的白領女性應考慮從孕早期開始補充。
2、孕晚期補鈣會導致胎盤鈣化
真相:研究顯示,妊娠33周后,一半以上都開始有不同程度的胎盤鈣化現象。這是胎盤血管發生白色梗塞及絨毛間隙變窄造成的,可能會造成胎盤血流減少,功能減退,是所有妊娠后期不可避免的現象,與補鈣并無關系。正常情況下孕足月后,B超檢查均會發現胎盤I-II度鈣化,這是胎兒已足月的間接標志。只有當III度鈣化伴有羊水過少時才提示有胎盤嚴重不良,須及時終止妊娠。
3、補鈣過多會導致寶寶骨頭硬分娩困難
真相:只有巨大兒或骨盆狹窄或胎位異常等才會使分娩發生困難,如果產力、胎兒、產道三方面均正常且能相互適應,則分娩可順利進行。胎兒對鈣的吸收主要通過母體攝入,當滿足需要時,多余部分可通過尿液排出,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更不會對孕婦的分娩造成威脅。
4、母乳中自然就有鈣,所以哺乳期不用補鈣
真相:每100毫升母乳可提供30-34毫克的鈣,產后第一年中,媽媽每天通過乳汁向嬰兒提供約300毫克的鈣。所以哺乳期媽媽需要在膳食中補充大量的鈣質以維持其額外支出。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鈣不足的媽媽,其乳汁中含鈣量低,我們稱之為“低鈣乳汁”。以低鈣乳汁喂養寶寶,可能造成寶寶鈣營養不足,從而出現缺鈣癥狀。
5、孕產期補鈣食補就夠了,不用額外補充鈣劑
真相:除非有非常科學合理的飲食,一般人食物中的鈣,并不能完全滿足孕產期媽媽的高鈣需求。不少食物中的鈣并不如我們想象中豐富:比如骨頭湯,據測定1000克骨頭湯僅有20毫克的鈣。而且飲食中含草酸的菠菜、竹筍等,易與鈣結合形成難以吸收的草酸鈣。蝦皮等雖然含鈣量高,但吸收率低且含鹽量高,不宜多食用。所以,專家建議,孕產媽媽需堅持科學補鈣。
6、孕期補鈣易造成便秘
真相:孕婦自身就是容易便秘的群體。懷孕期間子宮體膨大壓迫結腸,孕激也會降低胃腸平滑肌的張力,加之懷孕后一般運動量減少,很可能遭受便秘的痛苦。所以準媽媽在選購補鈣產品時要仔細看一下產品的主要成分,是否含有“山梨醇”及維生素D。山梨醇可以加快腸道擴張蠕動、調節腸內菌群,有效預防孕婦便秘。維生素D可幫助腸道鈣的吸收、促進鈣離子在骨骼中的沉積和減少腎臟鈣離子的排出。
綜上便是本文的簡單介紹,每個家庭都渴望能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誕生,準媽媽們從妊娠初期就開始在各方面加以重視,來為肚子里的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