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寶寶鵝口瘡最佳治療方法,用抗菌藥物僅為其一

5424

鵝口瘡也叫雪口病,好發于嬰幼兒,其主要的癥狀就是嬰幼兒的口腔粘膜出現了乳白色,類似奶塊狀的斑膜,病情不嚴重的話,不易發現,也不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如果病情嚴重,患兒會哭鬧不止,不僅家長看了難受,孩子更難受,所以本文整理了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


鵝口瘡最佳的治療方法

鵝口瘡是嬰幼兒期比較常見的口腔黏膜霉菌病,往往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來的,寶寶一但患有鵝口瘡,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嚴重了就會拒絕哺乳拒絕喝水,所以治療鵝口瘡非常重要,以下就是具體的治療方法:


1、局部用藥

局部使用抗真菌的藥物,可以把制霉菌素碾碎,然后用香油混合。每天可以把這些混合物涂抹在有白色膜狀物覆蓋的地方,每天可以使用3到5次,連續可以使用七天。如果白色膜狀物消失以后,可以連續再使用三天,這樣的話可以達到一個很好的鞏固效果。

2、清潔口腔

可以使用溫開水,把小蘇打稀釋以后,然后用來清潔口腔,每天可以使用3到5次,因為小蘇打是有堿性的,念珠菌很難在堿性環境下生長。


3、加強嬰兒的營養

也有的寶寶會反復出現鵝口瘡,這也與孩子的抵抗力偏低是有關系的,除了應用制霉菌素涂抹以外,還可以給寶寶多吃蔬菜,加強營養,提高抵抗力,對于母乳喂養的孩子,寶媽要飲食清淡,忌辛辣、酒類刺激性食品,小兒奶瓶、奶頭、餐具應經常清潔消毒。

4、西藥

維生素B2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2%~5%碳酸氫鈉液,2%硼砂溶液清洗口腔,每日2~3次,對服用抗生素引起的口瘡,可用制霉菌素混懸液涂拭患處,一日3次。

總而言之,嬰兒鵝口瘡一般就是使用藥物來治療的,主要是一些抗真菌的藥物,能有效治療嬰兒鵝口瘡,如果正處于哺乳期,產婦也要多注意自己的飲食,建議飲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日常消毒。

寶寶鵝口瘡的病因有哪些

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癥,又稱口腔念珠菌病,事實上超過半數的成年人中,口腔中都有念珠菌的存在,并且大多情況下并不會造成大問題,但由于新生寶寶自身抵抗力弱,需要其他人照顧,因此通常都是因為交叉感染來的白色念珠菌導致發生鵝口瘡,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如果嬰幼兒的母親患有霉菌性感染,嬰兒在出生時通過產道接觸到母親的分泌物就會感染。

2、在哺乳喂養時,母親的乳頭沒有做到有效的清潔,或者是奶瓶和奶嘴沒有進行徹底的消毒。

3、嬰幼兒在生長到6到7個月的時候,到了長牙期,這個時期的牙床會有輕微的腫脹,嬰幼兒特別愛咬手指,這時細菌、霉菌被輕松帶入口腔,引發感染。


4、上了幼兒園的寶寶,在集體生活中被交叉感染。

5、嬰幼兒因別的疾病長期服用了抗菌素或者采用不適宜的激素治療,造成體內的菌群嚴重失調,霉菌也因此趁虛而入,并大量的繁殖,從而引發了寶寶鵝口瘡。

綜上所述寶寶患鵝口瘡的感染途徑有很多,所以日常護理很關鍵,每次吃完飯或者喂完母乳家長都要給寶寶漱口,每天要給寶寶的杯子,奶嘴消毒,如果不及時清洗,非常容易形成細菌感染,這是非常危險的,奶瓶一旦被污染,就很難清洗干凈,這時若是父母不重視,新生兒就容易發生鵝口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