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個月的寶寶,有些已經長牙了,具備基礎的咀嚼能力,輔食的添加也開始慢慢開始從單純的吞咽往鍛煉咀嚼能力轉換,當然,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直接過渡到硬食物的添加。那么,如何安排7~9個月寶寶的輔食添加?答案是,遵循寶寶的消化功能及營養需求來添加,使其逐漸適應。
寶寶每天輔食該吃多少?
7~9個月的寶寶吃輔食的量和時間沒有硬性的規定,喂食的次數一般以一天2次為標準,2次的時間可分別選在上午10點和下午14點左右,喂食的量主要以寶寶不吃了為止。
7~9個月寶寶的輔食喂養參考
次數
輔食2次(上午10點,下午14點)
母乳或配方奶3次(早上6點,下午18點,晚上22點)
輔食種類和食用量
谷類(7倍稀粥50~80克)
蛋類(蛋黃1個或全蛋半個)
豆腐(40~50克)
乳制品(85~100克)
魚肉(13~15克)
肉類(10~15克)
蔬菜、水果(25克)
寶寶每天吃2次輔食,配方奶的量就會減少,但是此時期的主要營養還是來源于母乳和配方奶,所以吃完輔食后,如果寶寶還想喝奶,還是需要讓寶寶喝奶的。
需要提醒的是,寶寶7、8個月的食量可能會變小,或者有時吃、有時不吃,變得不太穩定。如果這時期寶寶食量變小但是精神狀態良好,就不必過于擔心。
7~9個月寶寶適合吃的輔食
米粉、麥粉、米糊:提供能量,鍛煉寶寶的吞咽能力。
爛面條:可以買專門給寶寶吃的面條,煮的時候掰成小段。加入切碎的蔬菜、蛋黃等,煮到很爛的時候給寶寶吃,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蛋類食品:不僅可以吃蛋黃,還可以吃蒸全蛋,但要從少量開始添加,并注意觀察寶寶有沒有過敏反應。
蔬菜和水果:各種蔬菜水、果汁、菜泥、果泥都可以嘗試給寶寶吃。(味道濃烈、刺激性較大的蔥姜蒜、洋蔥、香菜等應避免喂食。)
魚泥和肉泥:魚可以做成魚肉泥,當然也可以給寶寶吃肉質很嫩的清蒸魚,比如鱸魚,需要注意挑干凈魚刺。一些家禽和家畜的肉,可以做成肉泥給寶寶吃。
碎肉末:一些家禽和家畜的肉,可以做肉末給寶寶吃。
肝泥:富含蛋白質、鐵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及維生素B2,能幫助寶寶補充所需營養。
動物血:含有豐富的鐵質,能幫助寶寶預防缺鐵性貧血。
魚松和肉松:豬肉、牛肉、雞肉和魚肉等瘦肉都可以加工成肉松。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很高的熱量,可以給8個月的寶寶吃。
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并能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磨牙食品:在日常的喂食結束后,可以拿些烤饅頭片、磨牙餅干等讓寶寶咀嚼,以鍛煉寶寶的肌肉和牙床,促進乳牙的順利萌出。或者搭配的果泥、肉泥可以略微粗些,不用做成泥狀。
輔食添加是一個由少到多的過程,推薦的輔食量只是穩定狀態下的平均量。由于寶寶的個體差異較大,實際喂養中,媽媽們應該視寶寶的個體情況,按需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