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添加輔食吃什么?
三個“勤媽媽”和一個“懶媽媽”的做法,你覺得哪個對?
★勤快媽媽打果汁
水果含有維生素,而且酸酸甜甜的口感好,打成果汁還是流質的,孩子喝了容易消化吸收。
★勤快媽媽熬爛粥
以前沒有奶粉的時候,那些孩子一出生,如果媽媽奶水不夠的,話就會給孩子熬爛粥吃,所以孩子剛添加輔食,肯定是吃爛粥會更好!
★勤快媽媽自己磨米粉
老家有人自己種的米,很少噴農藥,就在老家用米和山藥一起磨成米粉給孩子沖調,覺得這樣子可以調理脾胃,讓孩子腸道消化更好!
★懶媽媽直接買米粉
到母嬰店或者超市給孩子購買米粉,沖成米糊給孩子吃。
按道理說做媽媽要勤快一點,但事實上,三個勤快媽媽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反而懶媽媽的做法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因為懶媽媽買的米粉只要選擇恰當,沖調適當就能夠達到好輔食的五要素。
孩子剛添加輔食時如何選擇?滿足5要素,更有利于寶寶成長
要素一:鐵含量高
胎兒晚期會從媽媽體內吸收大量的鐵,這些鐵可以給孩子用到5個月左右,所以孩子在6個月之前每天需要的鐵只有0.3毫克,母乳含鐵量雖然很少,但孩子也不會缺鐵。
到了滿6個月之后,孩子從媽媽體內帶來的鐵已經消耗完畢,必須要從食物中補鐵,所以7個月之后孩子每天需要的鐵是10毫克。
鐵的需求是6個月前孩子的33倍!
必須要從輔食中補鐵,所以給孩子添加輔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補鐵!
現在市面上購買的米粉都是強化了鐵的,媽媽在選擇的時候盡可能給孩子選擇鐵含量更高的,能夠給孩子補充更多的鐵,更有利于孩子大腦發育,更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增強。
要素二:不容易過敏
孩子剛從奶轉換為輔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過程,轉得不好還會出現各種狀況,其中常見的狀況之一就是孩子出現過敏。
比如給孩子的輔食添加雞蛋,孩子因為過敏皮膚長疹子,或者是孩子出現腹瀉的情況,一旦孩子出現過敏,而輔食的添加只能中斷,會影響孩子營養的攝入。
所以好輔食的要素之二就是不容易過敏,而大米是屬于不太容易過敏的食物之一,所以給孩子添加米粉也是比較安全的輔食。
要素三:成分單一
輔食添加的原則之一就是從一種到多種,所以我們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最好是只有一種單一的成分,比如說給孩子吃米粉,就是只有大米給孩子吃,肉泥就只有豬瘦肉。
勤快的媽媽在給孩子自制米粉的時候加入山藥,希望可以健脾。
但其實這樣的米粉成分就不單一了,一旦成分多了,孩子出現過敏也不知道是哪一種成分引起的。所以孩子在剛添加輔食的時候,最好選擇成分單一的輔食。
要素四:可調節稀稠程度
孩子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因為一直是喝的流質的奶類,所以對于比較黏稠的食物接受度比較低。這時候我們在給孩子沖調米粉的時候,就要沖得稀一些,放少一點米粉放多一點水。
當孩子慢慢地接受了輔食的時候,那么輔食就要變得濃稠一些,畢竟孩子吃輔食是希望要比喝奶飽腹感更強,所以濃稠一點,飽腹感會更強。
好的輔食就是可以直接通過加水的多少,來讓輔食變稠或者變稀。
而購買的米粉就可以通過增加或者減少水的添加,來讓米糊變稀一些或者變稠一些。
要素五:細膩無顆粒
孩子在剛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吞咽能力非常的有限,咀嚼能力也幾乎是等于沒有,這時候我們給孩子吃的輔食一定是夠軟爛的,沒有顆粒的。
比如家長給孩子用大米來煲稀飯,那米還是一粒一粒的,如果不夠軟爛,那可能會在孩子吃的過程中不小心嗆到氣管,引發窒息的風險。
而購買的米粉都是磨成很細的粉,沖調之后就變成糊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在吃米糊的時候誤吸入氣管。
6個月孩子在剛添加輔食的時候,最好是選擇市面上購買的高鐵米粉,而不是自己家制作的。
當然孩子在7個月之后,慢慢地吃的食物增多,家長要學會給孩子制作符合孩子消化能力和營養需求的輔食,孩子的輔食制作得好,孩子能夠少生病,營養狀況佳,長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