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寶寶笑鬧是病嗎檢查5項基本指標來排除腦癱可能性 寶寶一逗就笑是腦癱嗎

5424

寶寶笑鬧也許是父母們最喜歡聽到的聲音之一,但是有些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有腦癱這樣的疾病。這樣的擔憂并不必要,因為寶寶笑鬧不一定是腦癱的標志。本文將從五個角度來介紹如何判斷寶寶的情況,早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干預。

一、寶寶基本情況:出生情況、月齡等

寶寶出生后的情況如何,產程是否順利、情況是否出現問題等均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孩子沒有足月,早產的情況下其情況如何也需要了解。月齡方面,小于3個月的寶寶的肌肉及神經系統的發育一般不會很完善,所以不必太過擔心。而3個月以后,就要更加重視寶寶的情況,從而及時對不正常的情況進行干預。

二、寶寶運動發育情況:能否抬頭、翻身、坐起

寶寶運動發育的情況可以通過觀察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1.抬頭:3個月左右的寶寶能夠抬頭;

2.翻身:6個月左右的寶寶能夠翻身;

3.坐起:8個月左右的寶寶能夠自己坐起來。

如果寶寶在這些基本能力的發育上有所滯后,則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三、寶寶的肌張力:軟硬適中即可

肌張力是指肌肉緊張程度,如果太軟或太緊張都是不正常的情況。

1.肌張力過弱:會導致寶寶不能翻身、坐起,特別是不能支撐自己的頭部;

2.肌張力過強:會使寶寶肌肉僵硬,運動受限,比如腿部不能自由伸展。

寶寶肌張力的合適點是:手握在一起能輕松松解。孩子躺平,肢體放松,由醫生檢查肌張力是否出現異常。

四、寶寶的神經發育情況:觀察針對性動作

觀察寶寶是否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動作,如雙手都能夠抓住一個玩具、可以伸手去抓自己的腳等,這些動作都是很正常、很自然的動作,如果寶寶缺乏這些針對性的動作,則需要考慮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五、寶寶的言語發育情況:是否能夠哭叫、表達愉悅、抗議等情感

寶寶可以說話的時間是不一定的,大多數寶寶在1~3歲之間才能說出簡單的詞語。此時如果寶寶不能哭叫,表達愉悅或抗議等情緒,則需要考慮異常情況的可能性。

總之,寶寶一鬧就笑不一定就是腦癱,如果寶寶有問題,盡早發現并對其進行適當的干預是非常重要的。在判斷寶寶是否存在異常情況時,需要綜合考慮以上五個方面的指標,并及時進入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早日確診問題并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