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急劇變化,不少人開始頻繁出現感冒、發燒等癥狀,讓人不禁擔心起來。而在測量體溫時,很多人會將38度認為是發燒的標準,但是這種說法到底是否正確呢?下面就由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正確測量體溫的方法以及38度發燒的真相。
一、正確的體溫測量方法
1.口腔法:將體溫計的溫度計口放入口腔底部,閉上嘴,等待三到五分鐘。這種方法是最為常用的體溫測量方法,但是在進食、飲水等情況下可能會影響測量結果。
2.腋窩法:將體溫計放在腋下,臂伸直壓緊,等待三到五分鐘。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兒童和老年人,但是由于腋下的溫度較為低下,所以測得的溫度通常要比口腔法略低。
3.直腸法:將體溫計涂上潤滑劑,插入肛門1-2厘米,等待三到五分鐘。這種方法是最為精準的方法,但是操作難度大,而且極少使用。
在使用體溫計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正規的品牌和規格的體溫計。
2.三種方法略微的溫度讀數有所不同,應按照醫生建議選用。
3.在測量開始前不要吃東西、喝水、吸煙等活動。
4.在測完一次后,需要用酒精擦拭干凈。
二、什么是發燒?
通常情況下,人體正常體溫在36.1-37.2度之間,在37.3-38度之間為低燒,38度以上為正常發熱。所謂發熱,是指體內的溫度升高,超過正常體溫范圍,是身體對病原體進行免疫的自然反應。
三、38度是否算發燒?
很多人認為38度就是發燒,但是其實并不完全正確。因為體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時間、測量部位、性別、季節、藥物使用等等因素都可能影響體溫。因此,是否算發燒要根據個人情況和平時體溫來綜合判斷。對于老年人、幼兒和免疫力較弱的人群來說,在平時體溫的基礎上,只要出現37.5度以上的升溫就屬于發熱,需要及時就醫。
四、如何應對發熱?
1.補充水分:發熱時會大量出汗,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
2.控制室內溫度:要保持室內通風和涼爽,不要穿得過多。
3.藥物治療:如果體溫過高且持續時間過長,可以服用退燒藥物,但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針對病因治療:如果發熱是由于感染等病因引起的,需要及時治療疾病本身。
總的來說,正確測量體溫非常重要,只有準確判斷身體的發燒情況,才能更好地應對疾病。同時,在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強自身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感冒、發燒等癥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