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感染不容小覷
輪狀病毒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消化道疾病,常見于早春、秋末季節,也有可能全年都有。病因主要是由于感染輪狀病毒而引起的,癥狀輕重不同,輕則呈現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重者則有可能導致脫水、低血壓等危及生命的情況出現。雖然不如冠狀病毒那樣猖狂,但也不容忽視。
預防輪狀病毒感染,做好個人衛生
輪狀病毒感染,除了可能由食物污染而傳播外,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手-口之間的接觸傳播。因此,要預防輪狀病毒感染,首先要做好自身衛生。
1. 洗手,做到“七步法”:打濕雙手,涂上肥皂,搓手心、手背、指縫、指尖、手腕,持續20秒左右,最后用清水沖凈,擦干雙手。
2. 避免與有病癥者親密接觸,包括抱、親吻、握手等。
3. 做到室內通風,室外勤曬太陽。
4. 注意飲食衛生,盡量避免食用不潔食品。
5. 解決兒童積食問題,避免腸胃疾病的發生。
輪狀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法
一旦輪狀病毒感染發生,該怎么辦呢?輕微的癥狀可以自愈,但對于腹瀉、嘔吐比較嚴重的情形,必須及時治療。我們要想到的是,輪狀病毒感染就其癥狀而言,與普通的腸胃炎、胃腸炎等病癥相似,因此治療方法大致相似。
1. 補液療法:輪狀病毒感染發生后,患兒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嘔吐等癥狀,會導致身體大量水分的丟失,甚至嚴重脫水。因此,及時補充水分,常規口服葡萄糖電解質口服液(專用名詞為“口服鹽水”)是較好的選擇。注意,即使是“口服鹽水”,也不要長時間單獨使用,一般1-2天左右為宜。
2. 控制癥狀:停止食物攝入,軟化飲食,糾正脫水,用藥物來控制嘔吐、腹瀉等癥狀,讓孩子休息。由于輪狀病毒感染一般不會導致中毒,所以藥物治療一般以支持性治療為主。
3. 病因治療:輪狀病毒感染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病毒治療或病毒靜止期治療是目前關注的問題之一,但這還需要更完善的藥物支持。
輪狀病毒感染并不比冠狀病毒輕,為了保持健康,我們還是要科學預防、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