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是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我們的國慶節是舉國同慶的日子,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日。為祖國慶生的同時,也有人對國慶節還沒有很深的了解,那么今天就來看看國慶節為什么選在10月1日?國慶節的意義和象征。
國慶節為什么選在10月1日
最早提出“國慶日”的是政協委員馬敘倫。1949年10月9 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 10月1日定為國慶日。”
該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決議全文如下:
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九日的第一次會議中,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采擇施行。
國慶節的意義和象征
1、意義
國慶節有著近代民族國家的意義,是一種國家的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不僅可以增加整個民族的自信心,還可以體現出國家的凝聚力,從而發揮政府的號召力,對國家的長遠發展有著較大的幫助。
2、象征
國慶節象征著一個獨立國家的誕生,是伴隨著國家的誕生而出現的,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國慶節以一種特殊的紀念方式成為全民性的節日形成,便有著國和民族凝聚力的功能。
3、由來
我國的國慶節為10月1日,在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在北京舉辦開國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國慶節的節日風俗
國慶節為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過國慶節形成的一些風俗屬于新風俗。主要包括:
1、懸掛國旗,張燈結彩
我國每逢國慶佳節,各企事業單位都會掛起燈籠或橫幅,用“歡度國慶”等標語來慶祝慶;廣場上則擺放著標語字樣的盆景和氫氣球,用歡樂的氣氛來迎接國慶。政府、企業、個戶門外都懸掛國旗,紅旗飄飄。
2、慶祝活動
往往是國家或政府組織的慶祝活動,如群眾慶祝集會、國家層面的國慶招待會、十年一大慶閱兵活動、國慶電視晚會等等。
3、旅游
國慶長假加上高速公路免費,再加上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家庭相較之前富裕許多年來國慶旅游成風,景區游客爆滿。